Search


這個月出版的專案經理雜誌10月號中,很用心的訪問了許多配音圈的從業人員,是難得全面的報導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這個月出版的專案經理雜誌10月號中,很用心的訪問了許多配音圈的從業人員,是難得全面的報導,其中也有一段關於我的訪談,不過報導中有幾個地方有誤,必須澄清。

一、我的聲音並不是天生就渾厚低沉,二十歲以前,我的聲線一直是清澈嘹亮的,聲音漸漸變得渾厚低沉的原因除了聲帶的自然老化之外,也受到長期抽菸、喝酒、熬夜的影響。
同時,配音員的聲音控制技術門檻很高,舉凡咬字、腔調、語速、情感詮釋、發聲方法等,樣樣都是學問,即使在基本的音質上會受到先天影響,但依然沒有任何人是能夠「天生適合吃這行飯的」。

二、1998年,我開始在警察廣播電台擔任節目主持人,那是簽了約,有正式聘書的工作,不是「打工」,這樣的用字有輕視廣播主持工作之嫌。

三、自去年的第26屆金曲獎開始,我未擔任這兩年的金曲獎頒獎典禮司儀,原因單純是製作單位另有考量,沒有找我合作,與今年我擔任流行類金曲獎的第一階段評審是完全獨立的兩件事,彼此間沒有因果關係。

雖然必須澄清,但我並沒有生氣,這些年有不少受訪的經驗,撰寫稿件的人將自己的刻板印象加進文章中,雖不能說應該,但也是稀鬆平常的事。像是「配音是老天爺賞飯吃」、「天生就適合吃配音這行飯」這樣的語句,不管我在受訪時怎麼說明,最後幾乎是必定會出現在文章中。

扭轉這種刻板印象正是我接受訪問的原因,可能努力還不夠,未來繼續加油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致力推廣辯論教育、促進同志權益,有空的時候做做不專業的劇場人,不過討生活還是得靠配音。
View all posts